黄常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专业维修技能保障工区设备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他对自己所管理的机械性能了如指掌,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发现问题,提出最有效的排障方案,将问题处理在苗头状态,尽力把影响降到最低。在维修过程中,他勤于思考,想方设法提出改善、减少浪费,2024年,他共计提出34条优秀提案,并参与制定设备管理办法,为工区节约了维修成本。他深知机械保养的重要性,通过加大对机械保养量来减少对机械维修量,工区设备完好率和运转率都显著提高,矿卡、钻机、挖机的运转率分别达到93.40%、86.71%、96.82%,为工区超额完成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谢青勇不断巩固选矿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逐步成长为一名生产技术能手。面对生产中的各种工艺问题,她都能得心应手,针对不同的原矿性质随时调整工艺技术参数,使生产达到最佳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她以身作则带领班组人员勤巡查、勤观察,将浮选机控制在最佳运行状态,遇到异常迅速调整、处理,做到浮选不跑槽、金属不流失、材料不浪费。参与设备工艺改造,带领班组成员科学合理选定关键管控指标,确定合理目标值。2024年,班组各项技术指标在工段中稳居前列,白钨常温段回收率由78.6%提升至80%以上,白钨常温浮选平均尾矿品位稳定在0.08%以下,全年白钨综合回收率达到76%以上。
欧宏伟把安全学习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做到“先安全,再生产”。他利用班前会等形式,组织职工和项目部职工学习井下安全操作规程及事故案例,有效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参与制定和组织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严格执行带班制度,坚持深入井下现场,全年发现及排除各类安全隐患230余处,并全部督促落实整改,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在黑钨矿井下通风优化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强化职工意识、标准化现场管理、严抓安全确认等举措,确保了施工安全,促进工程顺利如期完工。
胡进会立足设备、服务生产,为选矿提供了保障。他深入现场,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针对性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方案,全年编写检修方案10余份,组织开展设备设施专项检查12次,对查出的设备隐患及时整改,整改率100%,出色组织完成了厂部各项设备检修任务。耐心指导职工利用MES系统抓好设备点检,将数据录入设备健康档案,通过趋势分析提前预判故障隐患,使小修频次逐步下降,大修周期延长,为稳产高产提供坚实后盾。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助力生产经营降本增效,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小改小革共30余项,直接降本增效近500万元。
余红浩主要负责选矿日常生产技术指标、选矿试验和精益管理等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选矿回收率等经济技术指标,他勤跑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因素,潜心琢磨稳定生产工艺指标的措施和方法,并组织开展回收率提升进步小组会和工艺实验,对各工序存在的工艺指标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讨。通过调整磨矿细度和矿浆浓度,以及药剂配比、加药地点等各种措施,适应高充填体和高含碳矿石的变化,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其工作期间,选矿回收率从83.73%提高到86.5%,并申报成功1项实用新型专利。
作为安全值班长,谢晖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一线,助力公司安全生产有序推进。以开好班前会为抓手,全面细致布置每班安全生产工作,保证所有派班指令在作业现场落地见效,确保风险可防可控、生产平稳有序。深耕现场,规范作业流程,并做好安全巡查工作,每班在井下行走3万余步,全方位督导跟踪每一个作业面,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制止违章违纪现象,本质安全得到有效提高。积极与一线作业人员沟通,并认真听取其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建议,鼓励大家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共同提高安全第一的理念和安全技能水平,为公司实现全年安全生产任务保驾护航。
张波以精湛的技术出色完成了公司多个系统升级项目。他在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基础上巧妙构思出升级改造方案,带领班组成员攻克巷道覆盖面广、施工难度大等诸多难题,成功完成改造项目,为人员安全管理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针对西岭沟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多次深入实地勘察,与同事们反复研讨,对系统的网络通信和采集设备进行全面“体检”,精心制定优化方案,成功完成系统升级,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积极推动智能矿山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拓展,破解多项技术难题,完成了AI视频监控系统等多个项目建设,为智能矿山建设贡献智慧。
编辑:丁莹
一审:欧群敏 曹凌川
二审:王军沣 袁强
三审:詹彦凯